家长指南

Parents' Guide

厌学, 是孩子给我们的信号!

时间:2023-02-20    浏览:

开学季,但却接到一些家长求助,孩子不愿上学怎么办?父母急得头大如斗,孩子却不以为意,那么到底怎么判定孩子是不是真的厌学呢?孩子厌学又怎么办呢?那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1.jpg

一、什么是厌学?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待学习的态度消极,也不愿意完成与学习有关的事情。比如说,一提到学习或学校就出现焦虑或者抗拒,甚至不愿意提起老师和同学,这使得孩子可能比较烦躁易怒,变得拖拉、成绩下降。它更像是长期学习的慢性病,一定要仔细分辨!


 

一位中学生的家长自述:“我家孩子最近一到要去上学的时间就说肚子疼、头疼,检查之后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我工作忙就直接送他去学校交给老师了。结果老师反映这孩子一上课就玩手指,作业也不做,问他为什么就只说不舒服,急死我了。”

傍晚孩子正在完成学校里未完成的作业,做到一半孩子突然把笔一扔趴在了桌子上,家长严厉训斥后再辅导他写作业,发现他每句话都只写了一半,字迹潦草无比,也不愿再继续完成作业了。


 

大家能分清这两个孩子哪个是真的厌学,哪个只是偷懒儿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厌学常见的表现有哪些?

厌学不仅仅是对学习感到疲倦,厌学会导致真正的身心问题,例如头痛、失眠和抑郁,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发现症状,就要马上开始采取措施扭转倦怠。

中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对学习缺乏主动性,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具体表现在:

1、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走神、发呆,爱做与课堂无关的事,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精神不振,爱打瞌睡,一般不愿做作业,或者抄作业或找别人代抄;

2、经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有的干脆弃学出走;

3、学习无兴趣,缺乏求知欲、好奇心,只是在外在压力下机械、被动、应付式地学习。因此学习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差,而且有愈来愈糟的趋势。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的表现,我们就要多加注意了!

 

三、厌学的原因和应对策略

1、家庭问题

孩子厌学需要考虑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家庭问题可能是孩子不愿意去上学的一部分。如果家中父母的相处并不协调,产生争吵、肢体打斗等等,这会让孩子更想留在家里。听起来有些自相矛盾对吧?这是因为目睹过类似事件的孩子会担心,一旦他们离开了家里,一些亲人会受到伤害。如果家里有人生了重病,孩子同样也会对离开家感到矛盾。

家庭是一个整体,存在相互作用,更多时候家庭的互动风格也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如果在一个大家庭中,家人之前的关系过于紧密会容易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和与他人的互动隔离,导致孩子通常不愿意离开家人去上学。

应对策略:首先,父母要先解决自己的问题,改变养育的方式或者亲密关系;其次,多关注孩子平时的情况和心理的需要,学习一些积极的养育方式,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抽一段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和思考,让孩子在一个平和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最后,父母要学会倾听、陪伴和共情,能够积极的引导孩子,要多启发少命令,多鼓励少指责,用和善而坚定的方式去陪伴我们的孩子。

2、逃避不良情绪和负性事件

如果校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安全的环境,一想到要去上学,孩子就会联想到会让自己感到焦虑、紧张、抑郁、低落等等不良情绪的场景(大概就和成年人不想去上班类似!),这时也要考虑孩子在学校是否遇到了被霸凌、被排挤或其他压力性事件,这些负性事件会极大程度上导致孩子对上学产生抵触心理。

应对策略:首先,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和关心,避免出现指责的语句;其次,在了解困难后与孩子沟通,如果是消极的情绪导致厌学,则要及时开导,带孩子做些他们喜欢的事,避免消极情绪持续太长时间;若是因为负性的事件影响则要及时与班主任交流,同时教一些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方法,如:遭遇欺凌时,向路人求救并指出这位路人的具体特征,避免旁观者效应;最后,鼓励孩子多交流,在遇到负性情绪或事件时,及时寻求老师家长以及朋友的帮助。

3、回避社交

有的孩子不想去上学可能是因为对于社交这件事情有所焦虑:孩子害怕也担心如何与同学相处,不想参与小组活动和小组讨论等等社交活动;也有的孩子小时候被管得严,缺乏了社交技巧以及锻炼。

应对策略:作为父母,首先我们应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其次,我们可以先从游戏开始教授一些技巧:第一步:教会孩子通过眼神交流去了解说话人的表情,读懂社交信号;第二步:练习主动倾听的技巧,在说话的时候,教孩子要盯着别人眼睛,要让别人把话讲完,对别人的话感兴趣;第三步:教孩子学习管理情绪以及适度表达情绪,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了解了这一点,才能逐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4、不去上学可以获得某种“奖励”

不上学的孩子,为什么不良情绪的症状都消失了?孩子们脱离了压力环境,在家里可以毫无顾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不上学就可以在家玩游戏、看电视,孩子可以从不上学这件事中获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另外,孩子们对于父母的关爱永远是渴望的,就像有的孩子会通过装病来获得更多的注意力一样,有的孩子会通过表现的不想去上学的一系列烦躁、逃课等等方式来获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4.jpg


应对策略: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先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次,与孩子多沟通,减轻他们的压力,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允许他们表达自己。尽量保持朋友的关系交流,而不是长辈的关系去命令。

5、长期低成就感

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常被否认和受挫,以致于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在内心深处感受成就感和满足感,没有喜悦等积极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厌烦学习且失去学习的动力。

应对策略:首先,让孩子自己从小事一点点做起,让他们在完成小事后热情夸赞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再接下来鼓励他们去做困难一点的任务;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尽量不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在孩子学习时不论是否顺利都不给予孩子过分关注,降低他们学习的外部动力,提高孩子学习的内部动力。

6、精神障碍

年幼的孩子可能有分离焦虑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离开父母时会感到害怕和恐惧。这种害怕不仅仅是发生在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也有可能发生在孩子需要和父母分开的任何场合中。

还有的孩子可能会有惊恐障碍,惊恐发作时孩子会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晕或者恶心。小朋友可能很难用语言去描述这些身体症状,在大人看起来孩子们只是在乱发脾气。这种惊恐发作可能与学校有关,因此被称为学校恐惧症。如果孩子的确受这类恐惧症困扰,自然就会害怕去上学。

另外,厌学也与抑郁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厌学有可能是孩子患抑郁症的前兆,家长一定要及时发现孩子的抑郁情绪和厌学行为并给予帮助!

应对策略: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尽早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异常,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积极配合专业人员指导,以免错过帮助孩子的最佳时间。

5.jpg


最后,想跟父母们说一些话:

有人说过,孩子天生就有向上走的欲望,没有人愿意永远呆在一个黑暗污浊被人遗弃的角落。也就是说,孩子自己会去努力克服遇到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始终相信一个健康发展的孩子是不会完全丢掉自己当下的学习角色的,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帮助孩子一起渡过难关。